香港中文大學簡稱中大或香港中大,是一所坐落于香港新界沙田的公立研究型大學,成立于1963年10月17日,為香港第二所大學及唯一采用書院聯邦制的高校。中大的創立,突破了大英帝國在英國殖民地只設置一所大學、近500年的殖民鐵律,也掀起了香港1970年代的“中文運動”,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香港中大現共有9所成員書院及8所學術學院,與香港大學為當地唯有的兩所綜合型大學。與其校名不同,大學目前提供的大部分科目均以英語教授,只有某些部門同時提供粵語及標準漢語指引。其曾經有3名教授和1名校長獲得諾貝爾獎,校友銜蓋菲爾茲獎與沃爾夫數學獎得主及港大校長,為唯一擁有以上國際獎項及圖靈獎得主專任任教的香港高校。
4位諾貝爾獎得主(香港唯一有諾貝爾獎得獎人任教的大學),包括楊振寧、詹姆斯·莫理斯、羅伯特·蒙代爾 1位圖靈獎得主:姚期智 10位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高錕為香港中文大學電子系創辦人、講座教授及中大前校長。
香港中文大學坐落于沙田新市鎮以北的馬料水,面臨吐露港。九廣東鐵的大學站即緊接香港中文大學。校園占地共一百三十四公頃,包括超過一百三十座樓宇,是香港擁有校園面積最大的大學。此外,醫學院除了基本醫學大樓設于本部外,主要教學實習皆集中在香港兩所教學醫院之一的沙田威爾士親王醫院。香港中文大學還有有七所圖書館,分別是大學圖書館(在大學校本部),崇基學院牟路思怡圖書館,新亞書院錢穆圖書館,聯合書院胡忠多媒體圖書館,李炳醫學圖書館(在威爾士親王醫院),建筑學圖書館(在王福元樓六樓),利國偉法律圖書館(在田家炳樓三樓及四樓)。
香港中文大學現設有八個學院:文學、工商管理、教育、工程、醫學、理學、社會科學、以及法律學院。八個學院合共63個學系。中大的主要授課語言為中文。不過,其實中大大多數學系皆有提供中英語課程予同學選擇。有些院系,如醫學院,法律學院、藥學院、英文系、語言學系等及大部分新開辦的理學院課程,則是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校方亦加緊強調“中大自創校以來一直堅持中英雙語的教育方針。
碩士:本科學位,托福79或雅思6.5,GMAT 650 ?
會計學、工商管理學、金融學、信息技術管理學、酒店與房地產管理、商業分析、營銷學、教育學、早教學、訓練科學、工程類(電子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等)、中國商務法、法學、通用法、國際經濟法、建筑學、可持續和環境設計、城市規劃學、國際交流、新聞學、新傳媒、廣告學、合作交流學、經濟學、可持續旅游學、臨床心理學、心理學、高級環境規劃、國際政治經濟學、房產研究學、公共政策學、社會學、中藥學、護理學、公共衛生學、神經科學、人類學、國際文化學、文化管理學、視覺文化研究、英語、比較和公共歷史學、中國語言學、語言學、音樂學、地區研究學、基督教學、翻譯學、配位化學、生物化學與生物醫藥學、數學、物理、風險管理學、營養學與食品科技、統計學等